りんこ日記〈2〉

Rights Contact Login For More Details

More About This Title りんこ日記〈2〉

English

「我想拍下的是,人與人之間共擁的相通意識」─川內倫子

  日本療癒系攝影旗手 成名後的自我審視
  以手機書寫平凡生活片段 喚起記憶的影像

歸途夕陽下的路燈、陽台轉角處的天光、少女的纖細睫毛、空無一人的靜謐室內、美味的午餐、夏季鳴蟬蛻下的空殼、庭院中覓食的小松鼠、馬路旁死去的蚱蜢……

低彩度的色調、低對比的影像、充滿澄澈空氣感的畫面,也許難以闡述其作品意涵,但透過川內倫子的影像,我們在習以為常的事物上,看見詩意。周遭平凡的事物,也折射出非凡光采。

這就是川內倫子的魅力。

川內倫子的眼睛,彷彿是顯微鏡,總是能看到生活中飄蕩的微小聲音。凝視著這些敏銳視點捕捉的纖細畫面時,我們心中湧起莫名的感傷,而生與死、快樂傷悲,彷彿也如同她乾淨淡雅的畫面般,超越了情緒,化為更純粹的深刻,存放在腦海與心口深處。

2002年,川內倫子獲頒第27屆木村伊兵衛攝影獎,鮮明獨特的影像風格隨即在日本掀起浪潮。她成為炙手可熱的新生代攝影家,各界拍攝委託接踵而來……兩年後,川內察覺龐大工作量帶來的改變,對此感到恐懼與懷疑,遂決定慢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透過寫日記,在不停流逝的日子中,
  我獲得了一段必要的,駐足審視自我的時間。」

於是2005年1月1日開始,川內倫子以日記形式,以「一天一張,用輕鬆的心情來拍照」的手機拍攝,記錄生活中的片段:與閨中密友徹夜長談、看印工作空檔的小憩、至國外參展時努力施展的英文會話、龐大家族手忙腳亂的異國體驗……即使是不成熟或天真的一天,流逝的時光都各自具有意義。

  「事物終會消失,但是留存下來的記憶,
  讓我們對過去所發生過的事,保有若遠若近般的感受。」

這是川內倫子的真實生活,時間的流逝因日記產生了新的感受與存在意義,而我們也得以由文字影像的足痕跫音,重歷攝影師對生活、對生命、對世界的憐惜珍視。


川內倫子 (Rinko Kawauchi)
輕盈、纖細,卻蘊藏龐大能量。川內倫子在瑣碎的事物中挖掘詩意,獨樹一格的影像語言和女性視角,開創日本攝影一種新的面貌,也讓西方藝術界注意到日本新生代女性攝影家的攝影語言及創作能量。

川內倫子讓我們看到,既使是被拍攝過無數次、我們再也不覺得新奇的平凡事物,都值得拍攝。在她的鏡頭下,圍繞在我們身邊的一景一物都充滿靈性、神祕的意義,生活中常被我們忽略的任何時刻,都如此深刻,清楚映照出我們的生命軌跡。

簡歷
少女時期愛好閱讀及看漫畫,曾以漫畫家為志業(但因畫不出16頁的投稿作品而作罷)。
攝影之路的濫觴為高中校外教學,因當時拍下的海景顏色異於親眼所見,萌發了由自己控制照片顏色的創作欲望。
川內直言︰「剛開始攝影時,我對『拍照』沒太大興趣,『暗房沖洗作業』比較吸引我。」

短大時期開始拍照,攝影課交出的作業即是隨興拍攝的日常事物(如水溝蓋、路邊小花等),可見今日的創作微型。畢業後進入攝影工作室,開始大量閱讀攝影集,思索攝影意義。

曾對「只拍裸女的荒木經惟」感到疑惑,答案浮現的那刻受到極大衝擊,驚覺「拍照」的樂趣。

受前輩影響,川內倫子開始使用6×6 Rolleiflex相機,形成她特有的攝影印記:細微事物的題材、使用Rolleiflex相機、6×6的正方形構圖等

1993年 成安女子短期大學(今成安造型大學)平面設計系畢
1997年 獲頒第九屆3.3m□展攝影首獎。同年以自由攝影師身分展開活動。
2001年 一舉推出攝影集三部曲《Utatane》《花火》《花子》2002年 以《Utatane》《花火》系列獲得第27屆木村伊兵衛攝影獎。同年獲頒日本攝影協會新人獎。
出版攝影集包括《AILA》(2004)、《the eyes, the ears,》《Cui Cui》(2005)、《Majun》《Semear》(2007)。
作品於法國卡地亞基金會(2005)、倫敦The Photographer’s Gallery(2006)等世界各大美術館展出。
2009年 獲紐約國際攝影中心頒發第25屆Infinity Award藝術獎。

Rights Sold

loading